根據台灣品牌 2021 年出海各熱點市場的產業分佈數據,流行衣飾仍是 MIT 產業最強跨境主力,尤其在新加坡、美國兩地特別顯著;美妝保養則在泰國、越南等新興市場表現優異。進一步觀察佔比尚未成為主流,但成長比例高、具有潛力的產業,可發現各國消費者偏好皆有不同,此與「台灣之於當地消費者的集體印象」與「同產業的他國跨境品牌競爭力道」兩者有最大關聯。建議台灣品牌在塑造自有差異化的同時,也多多借力使力宏觀趨勢與集體優勢。
據 SHOPLINE 2021 品牌跨境數據,跨境店家數年增率 11.6%,雖未及 2020 年增幅 27%,但整體 GMV 年增率近兩成,顯現跨境品牌在全球穩健佈局、續創商機。
細觀台灣品牌外銷排名前 15 個市場,全年海外 GMV 中,香港即佔有 48%、馬來西亞佔 14%,總和超過一半。另外,除了美國之外,新加坡和澳門等市場也名列前茅,台灣原創品牌可利用 MIT 聲量規模化優勢,深化亞洲市場佈局。值得注意的是,就 GMV 增幅可見東北亞和歐洲重點市場極具成長潛力,與 2020 年成長幅度最大的泰越菲印市場樣貌大不相同,顯現台灣品牌走出亞洲,正式踏入全球戰局。
香港
馬來
⻄亞
美國
新加坡
澳門
雙十一仍是每年跨境品牌收益最高檔期,但日均訂單(1,206 筆)已被雙十(1,298 筆)超越,且平均訂單金額($3,277)皆低於雙十二($3,617)與黑五($3,524)。綜合 SHOPLINE 近年數據,雙十一的影響力已然下降,建議可逐步將更多跨境行銷心力轉往雙十與雙十二。雙十適合往「低單價、可多重組合加購、試用體驗小包裝」等方向做銷售,雙十二則適合往「高單價、團購訂單、年末感恩大回饋」作為主打。切分每一檔期的行銷要點與受眾,避免檔期主軸互相稀釋、消費者疲軟,將是最佳的節慶檔期致勝關鍵。